行业动态

新首相上位 英国汽车业为何愁眉苦脸


鲍里斯·约翰逊(图片来源:BBC)

  当地时间7月24日,鲍里斯·约翰逊应女王邀请成为英国第55任首相,组建新一届政府。入主唐宁街10号首相府当日,约翰逊即对政府内阁成员进行大换班,取而代之的新内阁成员以“强硬脱欧派”为主。这一举动让英国汽车业非常不安。

  ♦ 汽车业担忧加剧

  作为英国脱欧运动的名义领袖,约翰逊向反对欧盟的保守党成员承诺,英国将在10月31日脱离欧盟,他以此赢得了保守党党魁的位置,但这意味着英国可能在没有达成贸易协议的情况下离开欧盟,也就是“硬脱欧”。

  在英国开展业务的汽车制造商警告称,“硬脱欧”将冲击他们的利润、成本和供应链。但在过去3年里,几乎没有迹象表明约翰逊会认真对待这个行业,听取业界的担忧。2017年,约翰逊还曾无视车企的担忧,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写道:“我认为,在未来20年,随着我们转向自动化汽车,传统汽车企业将会消失。”

  本田和福特已宣布将关闭在英国的工厂。福特称,为了保护其供应链和库存零部件,该公司正再次做好准备,以应对“硬脱欧”的局面。宝马也透露,由于英国脱欧,该公司已将部分发动机产能从英国移出。

  就在约翰逊就任当日,法国标致雪铁龙(PSA)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称,“硬脱欧”是不可接受的,“这对英国、对欧洲、对我们所有人都非常不利”。PSA集团此前从通用手中收购了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品牌,后者在英国运营。

  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(SMMT)也称,如果英国脱离欧盟,因为边境摩擦导致的工厂零部件短缺,将使汽车行业每分钟损失5万英镑。

  ♦ 重启谈判

  过去20年英国汽车业蓬勃发展,而一旦退出欧盟,由此产生的关税和边境纠纷将削弱英国汽车业的竞争力。

  2016年6月,就在英国以微弱优势的脱欧投票结果决定退出欧盟之前,约翰逊写道,英国吸收了大量德国制造的汽车,这意味着征收关税是不可想象的。“我们购买了德国全部汽车产量的五分之一。关税意味着德国人将自食其果,而这不会发生。”约翰逊说。

  之后的谈判证明,欧盟的态度比英国脱欧派所想的更为强硬,双方迟迟僵持不下。这样一来,脱欧派不得不做出选择,要么无视汽车制造商的担忧,要么声称自己对英国汽车业的了解超过了车企本身。

  今年1月,约翰逊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表示,他比捷豹路虎CEO施韦德更了解如何管理一家车企,这引发了人们的嘲笑。在此之前,捷豹路虎刚刚宣布在英国裁员。

  不过,或许汽车制造商不需要太过担忧。约翰逊以改变观点而闻名,只要是在政治上有利。2015年,他在英国大选前大力支持英国汽车业,称其为“英国经济史上最令人震惊的复苏故事之一”。他指出,2014年英国汽车总量为140万辆,并将其与上世纪70年代的糟糕局面进行对比。当时工人罢工和糟糕的车型让英国汽车行业成为一个全球笑话。

  《欧洲汽车新闻》等外媒指出,约翰逊的政治实用主义可能会让他改变“硬脱欧”的立场。作为首相,约翰逊需要说服整个行业,从长远来看,保持对英国的忠诚不会让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。

  英国近日宣布,将投入8000万英镑,旨在推动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与普及。这与德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策略有点相似,即利用政府投资来增加本国汽车工业对于内外部投资的吸引力。约翰逊还承诺重启与欧盟的脱欧谈判,为谈判带来“正能量”和“使命感”。

转自中国汽车报

©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39346号